logo全球能源互联网期刊信息服务平台
首页  >   我要投稿  >   征稿启事

【征稿启事】“双碳”政策的社会经济综合影响建模与评估专题

为更好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引导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国提出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包括碳排放权交易、碳定价、可再生能源发展、能源结构优化、能源利用效率提升等各类碳减排政策的制定、实施与落实。“双碳”政策将进一步加快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发展,对社会经济各个方面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此背景下,对“双碳”政策的社会经济综合影响进行建模与评估,不仅有助于进一步发展“双碳”研究模型方法体系,也有助于科学预见实施不同政策的短期、中期和长期效应,为政策制定、调整和优化提供可靠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值得广泛关注与深入探讨。

为展示和分享“双碳”政策社会经济综合影响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建模方法,《全球能源互联网》编辑部特邀请中国人民大学生态环境学院院长庞军教授,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滕飞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生态环境学院潘勋章副教共同担任特约主编,主持“‘双碳’政策的社会经济综合影响建模与评估”专题,与读者共同探讨该领域基础理论、建模技术与政策评估等方面的最新成果,真诚欢迎广大专家学者和科研人员积极投稿。

本刊不收取版面费、审稿费等任何费用,已收录入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中国科技核心期刊、Scopus数据库、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DOAJ数据库,所有发表论文均可国内外多渠道公开获取。

本专题拟于2025年9月出版,截稿日期2025年5月31日

图片

01

专题征稿范围

(包括但不限于)

图片

01

 “双碳”政策设计与创新

02

“双碳”政策的社会经济影响

03

 “双碳”政策评估与优化

04

 “双碳”政策与新质生产力

05

 “双碳”政策与高质量发展

06

“双碳”政策的综合建模与应用

07

碳市场与碳定价机制

08

 “双碳”政策的成本效益

09

 “双碳”政策的多维协同效应

10

 “双碳”政策的实践案例

图片

02

投稿要求

图片

1)摘要应对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地简洁陈述,扼要地说明研究工作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研究结论,其中结论是重点。

2)引言应简要介绍论文的写作背景和目的,该领域的主要研究现状、当前研究热点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应当重点说明本研究与前人所做工作的关系,借此引出本文的主题给读者以引导,并对自己的研究思路做一总体介绍。

3)正文部分要求层次清晰、重点突出、论述严谨、文字简练,字数以不超过8000字(包括图表)为宜。

4)遵循学术道德规范和论据可追溯原则,对前人研究方法、结论和数据等,给出准确引用文献信息。

图片

03

投稿方式

图片

请前往www.gei-journal.com/cn,在线提交全文,专题栏目选择“双碳”政策的社会经济综合影响建模与评估。投稿前请仔细阅读投稿指南。

论文请按照《全球能源互联网》投稿模板撰写。请在期刊网站点击“我要投稿—投稿模板下载”,或关注“全球能源互联网期刊”微信公众号,在“中文期刊—投稿模板”中下载投稿模板,模板详细列出了论文各要素内容和版式要求,可方便套用。

图片

04

联系方式

图片

庞军教授:pangjun2005@ruc.edu.cn

滕飞教授:tengfei@tsinghua.edu.cn

潘勋章副教授:pxz@ruc.edu.cn

《全球能源互联网》编辑部:

周舟,主编,zhou-zhou@geidco.org

李锡,本期责编,xi-li@geidco.org

任大伟,dawei-ren@geidco.org

王彦博,yanbo-wang@geidco.org

张鹏,zhang-peng@geidco.org

点击进入投稿页面、下载论文模板。

编辑:李  锡

审核:周  舟

郑重声明

根据国家版权局相关规定,纸媒、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转载、摘编本网站作品,需包含本网站名称、二维码等关键信息,并在文首注明《全球能源互联网》原创。 个人请按本网站原文转发、分享。

投审稿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