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全球能源互联网期刊信息服务平台
首页  >   我要投稿  >   征稿启事

【征稿启事】“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稳定分析与控制”专题

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清洁能源和电力电子并网装备在”源-网-荷-储“各环节的渗透率不断攀升,新型电力系统的电力电子化特征凸显。然而,电力电子装备的有限过载能力和多控制环路耦合导致其具有多尺度、非线性、低惯量、弱支撑等特性。与此同时,以同步机为主的传统电力系统运行调控方式难以适应高比例电力电子装备接入,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的研究需求紧迫。

为展示和分享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相关优秀成果,《全球能源互联网》编辑部特邀请武汉大学查晓明教授,浙江大学辛焕海教授,武汉大学黄萌教授、田震副研究员,浙江大学黄林彬研究员共同担任特约主编,主持“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稳定分析与控制”专题,与读者共同探讨该领域基础理论研究与技术应用方面的最新进展,真诚欢迎广大专家学者和科研人员积极投稿。

本刊不收取版面费、审稿费等任何费用,已收录入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中国科技核心期刊、Scopus数据库、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DOAJ数据库,所有发表论文均可国内外多渠道公开获取。

本专题拟于2025年7月出版,截稿日期2025年3月31日。专题征稿范围(包括但不限于):

图片

01

专题征稿范围

(包括但不限于)

图片

01

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稳定理论与分析方法;

02

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同步稳定机制与构网控制技术;

03

新能源直流送出系统主动支撑技术;

04

高可靠城市配电系统柔性互联和协同控制技术;

05

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电能质量分析与控制技术;

06

面向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稳定的储能配置和控制技术;

07

跟网型/构网型电力电子装备的优化配置与稳定控制技术;

08

提升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稳定的人工智能技术;

09

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未来发展形态及演化路径。

图片

02

投稿要求

图片

1) 摘要应对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地简洁陈述,扼要地说明研究工作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研究结论,其中结论是重点。

2) 引言应简要介绍论文的写作背景和目的,该领域的主要研究现状、当前研究热点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应当重点说明本研究与前人所做工作的关系,借此引出本文的主题给读者以引导,并对自己的研究思路做一总体介绍。

3) 正文部分要求层次清晰、重点突出、论述严谨、文字简练,字数以不超过8000字(包括图表)为宜。

4) 遵循学术道德规范和论据可追溯原则,对前人研究方法、结论和数据等,给出准确引用文献信息。

图片

03

投稿方式

图片

请前往www.gei-journal.com/cn,在线提交全文,专题栏目选择“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稳定分析与控制”。投稿前请仔细阅读投稿指南。

论文请按照《全球能源互联网》投稿模板撰写。请在期刊网站点击“我要投稿—投稿模板下载”,或关注“全球能源互联网期刊”微信公众号,在“中文期刊—投稿模板”中下载投稿模板,模板详细列出了论文各要素内容和版式要求,可方便套用。

图片

04

联系方式

图片

查晓明,武汉大学教授:xmzha@whu.edu.cn

辛焕海,浙江大学教授:xinhh@zju.edu.cn

黄萌,武汉大学教授:meng.huang@whu.edu.cn

田震,武汉大学副研究员:ztian.ee@whu.edu.cn

黄林彬,浙江大学研究员:hlinbin@zju.edu.cn

《全球能源互联网》期刊编辑部:

周舟,主编,zhou-zhou@geidco.org

李锡,本期责编,xi-li@geidco.org

任大伟,dawei-ren@geidco.org

王彦博,yanbo-wang@geidco.org

张鹏,zhang-peng@geidco.org

点击进入投稿页面、下载论文模板。

编辑:李  锡

审核:周  舟

郑重声明

根据国家版权局相关规定,纸媒、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转载、摘编本网站作品,需包含本网站名称、二维码等关键信息,并在文首注明《全球能源互联网》原创。 个人请按本网站原文转发、分享。

投审稿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