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论文:
-
全球能源互联网
第6卷 第6期 2023年11月;页码:565-566
能源互联促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关键词
Keywords
摘 要
Abstract
新型能源体系是以保障能源供应为前提,以绿色低碳可持续为目标,统筹发展与减排、安全与转型,推动清洁能源“增”与化石能源“减”协同优化,产供储销用高效互动、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电氢冷热气融合互济的现代能源体系。能源转型清洁化、电气化、互联化是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大方向。建设清洁主导、电为中心、互联互通、多能协同、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的能源互联网,是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根本途径,需要重点构建多能互补、跨区协同的送端系统,坚强可靠、智能开放的受端系统,全国互联、配置高效的特高压通道,以及多元协同、调节灵活的储能体系。
《全球能源互联网》编辑部紧追学术前沿和研究热点,邀请我们作为特约主编,共同策划“能源互联促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专题,围绕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形势下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实践等方面的研究,征集并发表相关专家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本专题共收录论文10篇,主要涵盖能源清洁利用、直流输电技术、储能及设备试验技术3个方面。在能源清洁利用方面,山东大学杨明等分析了山东新能源消纳现状及新能源消纳问题的机理,归纳影响新能源消纳的关键因素,系统性地提出了促进新能源消纳的各项措施;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王利兵等分析了全球化石能源非能利用的基本原理、现状和趋势、关键技术,以及基于基本化工品的化石能源非能利用消费量和过程碳排放核算方法,并建立了化石原料需求预测的成本最小化模型;西南石油大学李茜等提出了天然气压力能综合利用方案,考虑经济性和环保性构建了压力能利用系统运行效益评估指标体系;广东电网电科院杜婉琳等建立了海上风电场谐波模型,以降低综合成本为目标,以静态电压稳定裕度、最小补偿容量、谐波谐振及过电压为约束,进行海上风电场无功优化配置。
直流输电技术方面,长沙理工大学裴翔羽等对张北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电网工程交直流系统中出现数次的次、超同步振荡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其产生原因并给出改善建议;华北电力大学郑涛等针对级联H桥型电力电子变压器低压侧多分支直流配电网,提出一种基于电力电子变压器分步闭锁的故障穿越策略,可利用分支线路两端电流极性特征识别区内外故障,定位故障分支线路;许继集团彭忠等提出了远海风电柔性直流送端交流系统故障协调控制,提升了远海风电对称双极柔性直流送端交流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和两相短路故障工况下的功率输送能力,以及三相接地故障工况下的交流电压稳定性。
储能及设备试验技术方面,南京工程学院葛乐等针对特高压直流闭锁等原因造成的受端电网频率严重跌落问题,提出一种储能紧急频率控制策略,并以某电网实际算例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工程实用性;河南理工大学胡治国等针对单体电池串联成组使用时出现不一致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向DC-DC变换器的串联电池组主动均衡电路,使得电池组间能量动态趋于一致;西安交通大学吴益飞等。针对大容量试验回路智能化控制的难题,研究建立了冲击发电机单电机短路模型和双电机并联短路模型,分析了发电机短路特性,结合典型大容量试验回路设计了一键顺控方案。
希望本专题可以为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形势下的理论、方法、趋势、政策等方面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跨学科、系统性研究。最后,衷心感谢各位作者、审稿专家对本专题的支持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希望在各位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加速推进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和“双碳”目标的实现。
2023年11月13日
基金项目